刻砖刘的故事原文

刻砖刘的故事原文?

刘凤鸣(1889-1978),天津人。

天津早期砖雕艺人马顺清之外孙。

天津的民间砖雕艺术自清代天津成为商埠以后就很发达,天津老城厢众多的宅第,其门楼、影壁、屋脊、山墙等都饰以砖雕。

天津的艺人马顺清独创的“贴砖法”,即先雕好小型单个砖雕,再粘贴到砖面上。

刘凤鸣作为马氏砖刻艺术的继承人,15岁跟外祖父学艺,继承和发扬了马顺清的“贴砖法”,创造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被人们誉为“刻砖刘”。

他的刻砖作品气势雄浑,刀法细腻。

他独创的“堆贴法”加大画面空间,远、中、近景层次分明,提高了刻砖的艺术魅力,确定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

刘凤鸣的砖刻艺术以立体或半立体透雕见长,在方砖上雕出怪兽、人物、山水、花卉,构思精巧,形象生动。

刘凤鸣不识字,也不会绘画,透雕的造型构图,全凭自己的想象,随心应手,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砖刻艺术品和建筑工艺品。

如《九狮图》《龙凤图》《水浒》,以及表现现实生活的《渔家乐》《丰收》等。

特别是《三国演义》,拼刻在七块砖上,幅长一丈左右,精刻的众多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背景是茂密丛林、巍峨城堡、汹涌江河,烘托出战斗的气氛,令人惊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刻砖刘的故事原文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