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关于数学的有趣的故事吗?
狐狸买葱与数学狐狸瘸着腿一拐一拐地走着,心里琢磨着怎样才能发财。
瘸腿狐狸看见老山羊在卖大葱,走过去问:
“老山羊,这大葱怎样卖法?共有多少葱啊?”老山羊说:
“1千克葱卖1元钱,共有100千克。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问:
“你这葱,葱白多少,葱叶又是多少呀?”老山羊颇不耐烦地说:
“一棵大葱,葱白占20%,其余80%都是葱叶。
”瘸腿狐狸掰着指头算了算,说:
“葱白哪,1千克我给你7角钱。
葱叶哪,1千克给你3角。
7角加3角正好等于1元,行吗?”老山羊想了想,觉得狐狸说得也有道理,就答应卖给他了。
狐狸笑了笑,开始算钱了。
狐狸先列了个算式:
0.7×20+0.3×80=14+24=38(元),然后说:
“100千克大葱,葱白占20%,就是20千克。
葱白1千克7角钱,总共是14元;葱叶占80%,就是80千克,1千克3角钱,总共是24元。
合在一起是38元。
对不对?”老山羊算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来,只好说:
“你算对了就行。
”“我狐狸从不蒙人!给你38元,数好啦!”狐狸把钱递给了老山羊。
老山羊卖完葱往家走,总觉得这钱好像少了点,可是少在哪儿呢?想不出来。
他低头看见小鼹鼠从地里钻了出来。
他让小鼹鼠帮忙算算这笔帐。
小鼹鼠说:
“你原来大葱是1千克卖1元。
你有100千克,应该卖100元才对,瘸狐狸怎么只给你38元呢?”老山羊点了点头,知道自己吃亏了。
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是怎样吃的亏?鼹鼠说:
“狐狸给你1千克葱白7角,1千克葱叶3角,合起来算是2千克才1元钱,这你已经吃一半亏了。
”老山羊问:
“吃一半亏,我也应该得50元才对,怎么只得38元呢?”鼹鼠写了一个算式:
(1-0.7)×20+(1-0.3)×80=6+56=62(元)。
“你1千克葱白吃亏0.3元,20千克吃亏6元;1千克葱叶吃亏0.7元,80千克吃亏56元,合起来正好少卖了62元。
”老山羊掉头就往回跑,看见狐狸正在卖葱,每千克卖2元。
老山羊二话没说,一低头,用羊角顶住瘸腿狐狸的后腰,一直把他顶进了水塘里。
数学思维故事?
曾经有一个数学家,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
他需要找到一条最短的路径穿过一片密林,但是没有地图或指南。
于是他开始观察周围的树木和地形,寻找规律。
他发现树木的年轮数与周围地形的起伏有关,通过观察年轮数的变化,他成功地推断出了地形的变化。
最终,他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最短的路径穿过了密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数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分析和推断,找到最优解。
数学小故事简单又短?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
有一个数,三个,三个的数还余二,五个,五个的数还余三,七个,七个的数还余二,请问这个数是多少?
大家正在思考时,华乐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是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幼儿数学故事?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以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
“你们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
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
”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远处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
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
“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
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
“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
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
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
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答案的。
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
他是这样回答的:
“这要看桶有多大:
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数学小故事怎么写?
呵呵,我也在让我的学生写呢,就是你学习了数学知识以后,在实际生活遇到的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事情,把它描述出来就是数学故事。
当然也可以是你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事情。
如果是老师写的数学故事就是指你在教学过程中或是教学某个知识点时由于学生的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其描述出来就是数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