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牡丹被武则天贬至洛阳,可有详细典故?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业的介绍吧!
牡丹被武则天贬至洛阳,可有详细典故?
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
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
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因为这种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
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育,花儿更红更艳了,所以后人起名叫“洛阳红”。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洛阳,牡丹从此衰落。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表现了牡丹不畏权势、英勇不屈的性格。
上述全文一共398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