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大叶茶?
滇红是红茶里有着重要的位置。
也是最便宜大叶茶!
一则是滇红出自于云南,得益于云南的优秀大叶种,滇红脱颖而出,且产量极高。
滇红成品干茶具有条索乌润,紧结肥硕,毫尖金黄的特点,其汤色红艳浓亮,香气浓郁且滋味浓醇。
其中凤牌的经典58是喝多茶友的口粮茶,口碑相当不错。
山西大叶茶属于什么茶?
山西洪洞大叶茶属于黄茶。
洪洞地区本身不产茶,但是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饮茶,而且他们的茶叶分类只有大叶茶和小叶茶。
他们将从茶树上采摘的老叶经过微发酵、焙炒后略有焦糊味的黄茶统称为大叶茶。
洪洞大叶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大叶茶和小叶茶有什么不同?
大叶种与小叶的差异1、外形差异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
大叶种角质层厚度为2—4μm,叶大柔软,且叶面的革质层则比较薄;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μm。
(注:
μm=微米,1毫米=1000微米)2、结构差异大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台速率较高,细胞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
小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
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100个/m,最多为150~180个/m;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
3、芽叶重差异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
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Da~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4、耐泡性差异相比之下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大叶种比小叶种茶更经久耐泡;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
而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滋味淡薄些,但香气更高扬。
所以,云南大叶种最适制的茶类是普洱茶和红茶,而中小叶种则更适制绿茶和乌龙茶。
长梗大叶茶是啥茶?
特殊的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品质出众的大叶种茶,大叶种茶树基本上可以存活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古树类型的大叶种茶树,叶片肥厚壮硕,而且所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十分的丰富,一般大叶种茶是制作为普洱茶的良料,另外也有一些红茶也是用大叶种茶来制作的,所以大叶种茶是一种茶叶的类型,可以进行后期的加工,变成其他的所属茶类,如普洱茶或者是红茶。
野荒大叶茶特点?
属性:
自然生长,无人管理,干净度较高,自然生态优良。
外观:
叶片革质更加肥厚,承载物质更多。
口感:
具有滑柔质重、滋味醇厚、茶气足等优点,回甘悠长,山野韵明显。
耐泡度:
有较高的耐泡程度,且每泡茶汤滋味变化不大。
什么是荒野茶
荒野茶,指的是山高水远、人迹罕至而被荒弃多年的茶山自然生长的茶。
属于前期人工种植,后期无人管理而荒废,茶树荒废到一定的时间(三五年到三十多年不等
荒山荒野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给茶树施肥或打药,与丛林共生,几乎完全处于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