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的经典故事(传承优良家风的名人故事)

家风家训的经典故事?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传承优良家风的名人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在《诫皇属》中这样告诫皇属:

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

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

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

朕每亲监庶政,岂敢惮于焦劳。

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高贵,以保终吉。

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唐太宗对皇子亲王等皇属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很重视,常常劝勉和训诫这些皇属后代,在修身做人和道德修养方面要不断加强,从而逐渐学习和掌握治理国家的方法。

他在《诫皇属》中以自己勤勉爱民的例子,用来教导“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子亲王们,虽然地位高贵,但是一定要懂得严格要求和克制自己,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学会勤俭节约,穿衣吃饭都不可以忘记蚕妇和农民的辛劳付出。

在听闻政事、做出决断的时刻,也不能感情用事、喜怒任性,要学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鄙视瞧不起他人的短处,也不能仗势而骄傲自大,把那些批评和反对自己的人视为老师,把逢迎和巴结自己的人看作贼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家风家训的经典故事(传承优良家风的名人故事)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