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熊猫降级为易危还是一级吗?)

提及大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以及熊猫降级为易危还是一级吗?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贤的介绍吧!

大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

大熊猫降级是因为大熊猫过去作为濒危物种,通过行为努力,增加到一定数量,然后将其从濒危物种降到易危物种。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原来的1114只增加到了1864只。虽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还是很少,但根据相关定义它的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经从“濒危”降为“易危”,但它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等级没变。

熊猫降级为易危还是一级吗?

早在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曾宣布,中国的大熊猫已经不再处于世界濒危动物之列,由“濒危”变为“易危”。

大熊猫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国宝”地位,在国际上,也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官宣“被降级”侧面反映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效。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目前,大熊猫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熊猫降级是怎么回事?(熊猫降级为易危还是一级吗?)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