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爷爷?
杜预的爷爷是杜畿。
杜畿(jī)(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吏及将领。
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
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
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杜预的母亲?
他的母亲史书上没有记载
杜预(222年-285年初),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中国魏晋时期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
杜预出身京兆杜氏。
初仕曹魏,任尚书郎,后成为权臣司马昭的幕僚,封丰乐亭侯。
西晋建立后,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与贾充等修《晋律》。
咸宁四年(278年)接替羊祜出任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
他积极备战,支持晋武帝司马炎对孙吴作战,并在咸宁五年(279年)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
战后因功进封当阳县侯,仍镇荆州。
在战后仍讲武备战,兴建学校,督修水利,被时人称为“杜父”。
后被征入朝,拜司隶校尉,于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逝于邓县,终年六十三岁。
获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
什么是杜预注?
杜预:
西晋著名的学者,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等书。
杜预注,就是杜预注解的意思。
杜预的祖父?
杜预祖父杜畿。
魏明帝时官至幽州刺史,袭封丰乐亭侯。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
初仕曹魏,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高级幕僚,封为丰乐亭侯。
西晋建立后,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
迁镇南大将军,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封为当阳县侯,入为司隶校尉。
参与晋灭吴之战镇守襄阳,兴建水利工程注解晋律,修订历法。
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时誉为“杜武库”。
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成为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太康五年(285年),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成。
杜预多少个宝珠兑换?
杜预官方售价是40宝珠,一上线他就凭借着傲人的发挥,稳居军争场的胜率第一,杜预可以获得一个“武库”标记,最多可以获得三个标记。
削弱的四刀全部都围绕“三陈”,结束阶段,当杜预拥有三个武库的时候,则杜预要减少一点体力上限并失去一点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