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三大打法(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有哪几种)

乒乓球三大打法?

乒乓球是一项非常锻炼人的运动,可以拉伸身体,对抗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增加体力,也能增强肌力,同时可以开发智力,促进脑部发育,和解决不少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场合,所以非常适合孩子打球。

乒乓球的打法很多,单手或者双手等等,总的原则有三:

顺、快、转,具体我们讲三步打法。

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有哪几种?

乒乓球一共有四大类打法:

快攻类、圈结合快攻类、快攻结合弧圈类及削球类

快攻类(直(横)拍两面攻打法+直拍左推右攻打法)

(1)直(横)拍两面攻打法:

其特点是站位离台近,进攻速度快,攻势猛,正、反手攻击力强,打法积极,抢攻在前。

50年代,这种打法以王传耀为代表。

他站位中台,用正、反手发力攻打法赢得主动,曾多次获得全国单打冠军。

60年代,这种打法以庄则栋为代表。

他以近台进攻为主,充分发挥前臂和手腕的作用,提高了击球速度,形成了近台两面攻的打法。

(2)直拍左推右攻打法:

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打法,其特点是站位离台近,动作小,速度快,步法灵活,正手攻击力强。

50年代,这种打法主要是以正手攻球为主,反手只是偶然推挡一下。

以后由于反手推挡有了新的提高,才逐渐形成真正的左推右攻打法。

50年代,这种打法以傅其芳为代表,他以正手快攻和反手推挡结合球路变化来争取主动。

60年代和70年代,则以李富荣和李振恃为代表,他们不仅提高了反手推挡和反手攻的技术水平,并且还增强了侧身正手进攻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了左推右攻结合侧身攻的新打法。

弧圈结合快攻类(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横排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1)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这一打法的特点是正手拉弧圈球出手快,线路活,旋转多变,步法比较灵活,抢攻意识强。

比赛时,常以发球或接发球抢冲(拉)攻在对手的前面,并能在推挡中结合侧身抢冲争取主动,有时也会用真假弧圈来扰乱对方,为扣杀创造机会。

(2)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这一打法的特点是技术比较全面,正、反手都能拉出上旋强、冲力大的弧圈球;比赛时,常用以转制快、以转破转作为战术的指导思想,利用弧圈球的上旋冲力迫使对手离台后退,或以旋转变化来扰乱对方,或以快、慢拉球来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使对方失误或为自己扣杀创造机会。

快攻结合弧圈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横排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1)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这种打法的特点是站位较近台,以正手进攻为主要的得分手段。

比赛时能快则快不能打快攻时,则以正手抢拉弧圈球来争取主动,为快攻或扣杀创造条件。

(2)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这种打法的特点是以快攻为主,以拉弧圈为辅。

正手在中近台攻拉结合,反手则以近台快攻(又称快拨)为主。

比赛时能快则快,先发制人;不能快攻时以拉弧圈球与对手相持或过渡,伺机进行反攻。

削球类(直拍削中反攻打法+横排削中反攻打法+直拍档、攻、削结合打法+横排攻、削结合打法)

(1)直拍以削为主结合反攻打法这是中国传统打法之一。

其特点是站位中远台,削球稳健,步法灵活,比赛时常以稳而低的削球先顶住对方的进攻,配合旋转和落点变化来调动对手,为反攻创造机会。

(2)横拍以削为主结合反攻打法这是欧洲的传统打法之一。

中国在50年代初曾积极提倡过这种打法,通过运动员的学习和研究,到了60年代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削球打法。

这种打法的特点是站位中近台,削球灵活多变,在比赛时常以加转下旋球结合不转球,并配合落点变化来调动对方,为反攻创造机会。

(3)直拍挡、攻、削结合打法这种打法是在中国传统的直拍以削为主结合反攻打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奇特多变。

在比赛中常把挡、攻、削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人而异地变化运用,使对手难以捉摸,防不胜防。

(4)横拍攻削结合打法大多是在以削为主结合反攻打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技术比较全面,能攻能守,战术灵活多变,比赛中可因人因时而异地运用先攻后削或先削后攻的战术,使对手顾此失彼,难以适应。

乒乓球类型有哪些?

乒乓球运动的各种类型的区分是以运动员的战术特点或战术方法作为主要依据。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将乒乓球运动分为进攻型和防守型两大类。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工具的改革和战术方法的多样化,到了70年代,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分类就进一步具体化了。

乒乓球运动的不同打法是从属于不同类型的,区分它的主要依据是技术特点或技术方法(即在比赛中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技术),以及不同的工具。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乒乓球三大打法(乒乓球的主流打法有哪几种)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