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是什么意思(襁褓是指多大的孩子)

襁褓是什么意思?

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ǎngbǎo。

亦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

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出自《列子·天瑞》: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襁褓是指多大的孩子?

是指未滿6个月的新生孩子。

因为新生儿是弱不经风的小婴儿,需要父母和家庭人员的细心照顾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都把婴儿放在襁褓中。

襁褓中的孩子是什么意思?

指孩子还小,襁褓就是指用来包裹婴幼儿的绒毡或棉布,方形大概一米见方,将婴幼儿放在上面先将左右任意一则包上,再将婴幼儿脚头包上后再将另一边包上,然后用一条腰带扎好即可,这就是襁褓中的孩子,现在本意指较小的婴幼儿,也指那些头脑简单言行粗鲁的人。

襁褓读音?

qiǎngbǎo

襁,普通话读音为qiǎng,“襁”的基本含义为包婴儿的被、毯等,如“在襁襁中”;引申含义为绳索,如襁属。

襁,最早见于秦篆。

从衣,强声。

本义为婴儿的被子或布幅。

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襁”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襁褓是什么意思(襁褓是指多大的孩子)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