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名字的由来?
由于此处盛产五色彩石,民间常年发掘,因此又名采石。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固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采石矶名字的由来?
由于此处盛产五色彩石,民间常年发掘,因此又名采石。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固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马鞍山采石矶的大脚印是谁踩的?有多大?为什么要踩?
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
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
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
亭前左前方临江之处,是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
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
联璧台左下侧的临江绝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
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
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
亭西侧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留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