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指的是刘禅。
乐不思蜀(lèbùsīshǔ),蜀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蜀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晋都洛阳。
司马昭问他:
“颇思蜀否?”他说:
“此间乐,不思蜀。
”即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答道:
我在这里很快乐,不想念蜀国。
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不思蜀说的是谁?
说的是刘禅。
刘禅被封为安乐公。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
“此间乐,不思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