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的用法和使用方法?(五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含义?)

提及小括号的用法和使用方法?以及五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含义?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节的介绍吧!

小括号的用法和使用方法?

1.对前面的内容加以解释。例如:戏曲注明折数和出(齿句)名,章回小说注明回数。(《汉语大字典·凡例》)。

2.对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例如:南方古猿的……脑量(450—650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3.表达次序先后。例如:(1)(2)(3)、(一)(二)(三)、(甲)(乙)(丙)等形式,通常配套使用。

4.数学用法。在数学计算式中,小括号用来规定运算的次序,在括号里的内容要优先进行运算。在初等数论中,用来表示最大公约数,如(111,148)=37。

五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含义?

小学数学里的小括号的作用是规定运算次序。这里需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回答:当计算简单数学计算题目时,题目中含有多种运算顺序,那么运算的顺序是: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如需要计算:2×(2+4)这里需要计算括号内的运算:2+4=6;在计算括号外的运算:2×6=12。而不是按照依次递进的步骤进行运算,这里小括号的作用就是规定运算次序。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小括号的用法和使用方法?(五年级数学小括号的含义?)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