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三月不知肉味”是形容什么?(三月不知肉味描述对象原指?)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绮的介绍吧!
“三月不知肉味”是形容什么?
三月不知肉味是指在三个月内,吃肉都感觉不到肉的味道。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现亦用以形容清贫,谓三个月没有吃过肉。出自于《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朱熹集注:“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
三月不知肉味描述对象原指?
三月不知肉昧,描述对象原来指的是孔子。这句话意思是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形容的是谁?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形容的是音乐。孔子在听了雅乐韶之后的感觉。韶为雅乐的一种,相传为舜所作。用来歌颂并展示帝王尧的功德。孔子听完韶之后,三个月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形容乐音韶的魅力。这种不知肉味形容乐曲的好及听乐曲人的鉴赏水平高。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什么毒?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专心一意,全神贯注,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不是用来形容毒的。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