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典故?
“王孙”是古诗中出现较多的一个词。
比如杜甫的《客居》中,作者吟诵到:
“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
”
韦庄的《春日》“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还有王维也特别喜欢这个词,“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因此,“王孙”应随诗意而有不同的含义,韦庄的《春日》里的“王孙”是指自己,《山中送别》的“王孙”应是刚送别的友人,《山居秋暝》的“王孙”应该是和作者一样热爱山水的人。
王孙古诗?
王孙有关诗句,例如: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萨都剌《上京即事》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唐·杜甫《李监宅》
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唐·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腰下实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唐·杜甫《哀王孙》
王孙归不归的王孙指什么?
“王孙归不归”的“王孙”是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出自唐代王维的《山中送别》,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全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孙为什么道号空山?
王孙: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所以道号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