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意思及解释(咏柳古诗意思全解)

咏柳古诗意思及解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万千条飘垂的绿丝带。

不知道这绿叶是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古诗意思全解?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

词语注释:

⑴碧玉:

青绿色的玉。

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一,满,全。

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⑵绿丝绦(tāo):

绿色的丝带。

这里比喻轻柔婀娜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⑶细叶:

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

裁:

裁剪。

⑷二月:

农历二月

咏柳古诗的意思?

咏柳的译文是: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咏柳古诗意思及解释(咏柳古诗意思全解)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