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的由来(折臂三公怎么解释)

提及折臂三公的由来,挺多人想要了解相关的消息,那么下面来看看。

“折臂三公”的由来:

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又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祜遂凿之。相者见曰“犹出折臂三公”,而祜竟堕马折臂,位至公而无子。

“折臂三公”是汉语成语,拼音是shébìsāngōng,意思是指羊祜。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为大臣坠马之典。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折臂三公的由来(折臂三公怎么解释)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