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点,来看看小芝的介绍。
人的燃点是多少?
人的燃点是250度
人或动物的肉,确实是可燃的,但燃点高达250℃,而且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较长时间来引燃。所以手指在火上晃,只会感到热,而不会烧起来。
燃点又叫什么?
又叫“着火点”。
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此时加温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也称“着火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什么是燃点?
1,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短暂的火光,发生一闪即燃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燃点是指使能够进行放热反应的物质达到迅速燃烧状态的过程。
将可燃物充分暴露在热的表面之中,电热金厉丝、辐射能源中很小的点火源(如中等电火花放电)都可能引起着火。
多少度达到燃点?
物体燃烧的温度各不相同.开始燃烧的温度叫做“燃点”,纸的燃点是450度,木头的燃点是400~470度左右.火柴中使用的红磷,燃点很低,只有260度左右.摩擦时产生的温度足以让红磷燃烧.虽然开始燃烧的温度很低,但是在点燃后的瞬间内,火柴的温度竟有2500度之高!
闪点与燃点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闪点:在某种油料和空气接触形成混合气体之后,这种气体被火焰接触发生闪火并燃烧的最低的温度。
2、燃点:让一个物体的表面起火并且能让它在离开火源之后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二、特性不同
1、闪点:物质的闪点愈低,就愈容易被火苗点燃引起燃烧,火灾的危险性就愈大。
2、燃点: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点火能强的着火快,较弱的点火源要求较长的暴露时间。
三、外界影响不同
1、闪点:闪火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
2、燃点:燃点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材料特性。
火的燃点是多少度?
物体燃烧的温度各不相同。开始燃烧的温度叫做“燃点”,纸的燃点是450度,木头的燃点是400~470度左右。火柴中使用的红磷,燃点很低,只有260度左右。
因为火焰温度是由燃烧物的成分决定的,,中高火大约80,温度可达600℃炼铁高炉里的火。燃点,微观上火的温度也就是物质的温度。中低火大约50,2713度这个温度基本上也可以认为是火的最低温度。没有固定答案。
什么叫燃点、闪点、自燃点、引燃温度?
(1)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此时加温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也称“着火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2)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空气接触,无需引火即可剧烈氧化而自行燃烧,发生这种情况的最低温度。
(4)引燃温度——按照标准试验,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