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处理措施有哪些?(泥浆指标的标准?)

提及泥浆处理措施有哪些?以及泥浆指标的标准?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嘉的介绍吧!

泥浆处理措施有哪些?

泥浆处理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对回收的泥浆进行处理去除其内含的杂质、悬浮物和溶解物,从而保障钻井作业的持续进行。常见的泥浆处理措施有以下几项:

1.机械分离法:通过离心机、振动筛等设备,将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2.化学处理法: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物、硅酸盐等,改变泥浆的性质和防止泥浆失水。

3.热处理法: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泥浆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4.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泥浆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

以上是常见的泥浆处理措施。不同的钻井作业场合和泥浆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泥浆指标的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正循环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1.3,大漂石、卵石层不宜大于1.4,岩石不宜大于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2、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4、胶体率:不小于95%。5、PH值:应大于6.5。二、清孔1、终孔后第一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介于1.1~1.2之间。 

2、安装钢筋笼后第二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三、钢筋笼1、加工质量: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允许偏差±100mm;钢筋骨架直径允许偏差±10mm;主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加强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骨架长度1%。 

2、安装质量: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四、钻机安装及钻孔1、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2cm。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泥浆处理措施有哪些?(泥浆指标的标准?)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