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闪点是什么?如何测?(什么是闪点?)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炳的介绍吧!
闪点是什么?如何测?
分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仪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按GB/T261-2008标准方法测闭杯闪点时,将样品倒入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样品。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汽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该方法重复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29X(X为两次试验平均值);再现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71X。实验原理: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两种。每种油品是测闭口闪点还是测开口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一般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多测开口闪点。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zui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什么是闪点?
闪点又被称为闪火点,意思是油料与外界空气互相形成混合气和火焰接触的时候,发生闪火并马上燃烧的最低温度点。
油料在规定条件下受热到开始被火苗引起闪火时的温度。
油料闪点的高低主要与其蒸发性有关;馏分愈轻,愈易蒸发,闪点就愈低。油料的闪点愈低,就愈容易被火苗点燃引起燃烧,火灾的危险性就愈大。
各种气体的闪点和燃点?
易燃气体闪点为28度以下的可燃物质为易燃易爆物,闪点(表示可燃液体性质指标之一)低于28.1°C的为一级易燃液体,极易燃烧和挥发,如汽油等;闪点为28.1~45°C的为二级易燃液体,容易燃烧和挥发,如煤油、松节油等。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闪点与燃点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闪点:在某种油料和空气接触形成混合气体之后,这种气体被火焰接触发生闪火并燃烧的最低的温度。
2、燃点:让一个物体的表面起火并且能让它在离开火源之后持续燃烧一段时间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二、特性不同
1、闪点:物质的闪点愈低,就愈容易被火苗点燃引起燃烧,火灾的危险性就愈大。
2、燃点: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点火能强的着火快,较弱的点火源要求较长的暴露时间。
三、外界影响不同
1、闪点:闪火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
2、燃点:燃点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材料特性。
为什么闪点低就危险?闪点到底是什么?
闪点是指液体能够被明火点燃的最低温度闪点低说明温度低的时候就可以点燃,如果闪点高于室温,说明室温下是不能点燃的,自燃火灾危险性就低。
介绍一下闪点是什么?怎么规定的/?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施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短暂的火光,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