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来历?
铜奔马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邮票之一,于1955年发行1。
它的图案是一匹奔马,以我国秦陵出土的铜奔马为原型设计。
据传说,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修建陵墓,铜奔马便是其中之一。
后来在1974年,秦陵地宫被发现时,发现了一套铜马和铜车,这也使得铜奔马更加具有历史意义。
铜奔马历史意义?
古代传说中,周穆王八匹骏马中有绝土。
翻羽之名称。
意思是其马跑得非常快,它的速度达到蹄不沾尘上与超越飞鸟的程度。
此马的形象,正好说明它是属于绝尘、翻羽之类的千里神马。
古往今来、有许多享有盛誉的“马”的造相,如秦陵群马、唐之昭陵八骏、以及韩幹、李公麟等诸笔妙相,对马的形体、神态的追求,在艺术构想上曲尽其趣。
铜奔马,突破这一格局,它借助一只小小飞鸟把马的神速,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在造型艺术上收到极佳效果。
可谓千古一绝。
青铜文化发展到两汉,已开始由盛转衰秦、汉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地区性工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还渐消失,在形制上更趋简朴实用。
但宫廷皇室与地方诸王豪贵的青铜用品,用工极为讲究,有很高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的工艺特点取题材于现实生活,也注重日用价值。
如西汉鎏金长信宫灯、错金银博山炉;东汉时期鎏金牛、奔羊,都不失为古代青铜器中的珍贵名品。
为什么武威的铜奔马要放在兰州?
因为武威属于甘肃省管理的一个地区,而兰州又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所以在武威出土的阮同奔马属文物,当然要放在兰州,这也是甘肃省兰州市的荣耀,不管是展出或陈列于博物館,都是属于整广甘肃兰州的标志(文物标志)人们一看就知道铜奔马属甘肃武威地区的文物出生地!
武威出土的铜奔马是战国时期的吗?
是的。
武威出土汉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东汉著名青铜艺术珍品。
又称“马踏飞燕”。
东汉著名青铜艺术珍品。
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
高34.5厘米,长45厘米。
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起,马右后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回首,目惊视。
作者以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衬托骏马一往无前的矫健身姿和风驰电掣的奔腾气势。
作品凝聚了我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体现了杰出的制作工艺,是祖国文化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