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渭南媳妇风俗?
陕西渭南的结婚风俗吧!
花馍当贺礼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陕西花馍又被称为礼馍、面花,是陕西一种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一带。
作为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花馍的花饰以花鸟鱼虫、蝴蝶、蔬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丰富内容。
花馍也是陕西渭南地区人们办喜事时最重要的贺礼。
不过,这馍可是只能看不能吃。
在婚礼筵席上,主人家还要给客人送来自家做的各式各样的花馍,花样有上百种之多,一般能想到的就能做到,并不拘泥于形式。
在婚宴上,造型繁多的花馍甚至多达20多种,而且制作精细考究,表现出丰富和诙谐的想象力。
商洛嫁女风俗?
我是商洛本地人,对本地的嫁女风俗深有感触。
嫁女那天彩礼婚车媒人还要男方必须要按女方提供的有礼亲友的礼品一定要准备完全在婚礼当天发送给亲人,婚车提前订好一定要大气数量还要多,彩礼更是狮子大开口,没有几十万根本就没法把新娘子带回家,这是买卖婚姻!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反对这样的婚姻。
商洛结婚习俗?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农民移居新房时,有一习俗“燎锅底”。
首先是搬迁的日子,一般都定在农历三、六、九早上太阳刚泛红时,因为人们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
其次是搬家时,什么东西都可以先搬去,惟有铁锅必须最后才搬。
搬铁锅时还要烙个大锅盔馍。
这馍要在原来的旧锅台上先烙一面,然后盖严用红头绳绕锅一圈,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搬进新家灶台上,翻个过继续烙熟。
随之炒菜做饭。
这时前来祝贺的乡亲们,一面啃着焦黄焦黄的锅盔馍,一面喝着庆贺酒,就着七碟子八碗,边吃边拉家常。
这时满屋欢声笑语,充满喜庆。
据说,这是通过定日子、“燎锅底”、“烙锅盔”,把旧屋里的喜气、财气一齐带进新屋来。
让它和新屋新喜气、新财气接连起来,日后家里人祖祖辈辈不缺吃少穿,生活幸福美满。
“燎锅底”这种习俗,随着时代变化添了新内容,对加深乡亲们的感情和建立睦邻关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陕西结婚座次?
陕西人结婚,一般上席(在传统风俗中东为上),所以一般婚礼现场的东边会安排娘家人就坐。
另一边为新郎家亲戚就坐。
在各自的亲戚坐席中,由于陕西人认为娘亲舅大,所以舅家应安排在第一桌,其次是姑,姨家等亲戚,最后是表兄弟姐妹,然后是乡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