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渡寒潭古诗全文?
全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白话译文:
清风吹拂稀疏的竹林,风过之后,竹林没有留下那沙沙的声音;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大雁飞走,潭水不会留下大雁的影子。
由此可见,一个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当事情来时,他的心性就会显现,事情过去之后,他的心性就恢复原来的空寂状态
雁渡寒潭的意思?
雁渡寒潭意思是大雁飞过冰冷的潭水。
“潭”,读音为tá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潭”的基本含义为水深之处,如深潭、泥潭;引申含义为深,如潭渊、潭潭。
在日常使用中,“潭”也常做名词,表示水名,如潭心。
雁渡寒潭的故事?
答:
雁渡寒潭,出自《菜根谭》。
原文为“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雁过寒潭在这里是说得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亦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
静看人间是与非,淡看人世欢与愁。
雁过似无痕,可在心上走过的人和事,曾经的誓言与理想,便是再深的潭,再轻盈的雁身也还是留有痕迹的,无可避免,无可遁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