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公式的推导?
薄膜干涉中两相干光的光程差公式为Δ=2ndcos(θt)±λ/2
式中n为薄膜的折射率;d为入射点的薄膜厚度;θt为薄膜内的折射角;±λ/2是由于两束相干光在性质不同的两个界面(一个是光疏-光密界面,另一是光密-光疏界面)上反射而引起的附加光程差。
薄膜干涉为什么一定是薄膜?
薄膜干涉需要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差半个波长,光的波长极短,所以膜需要薄才能满足条件。
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
薄膜反射率随着1/波长(波长倒数)周期性地变化。
较厚的薄膜在给定波长范围内有较多的振荡,而较薄的膜在给定波长范围内有较少,常常不完整的振荡。
薄膜干涉条纹间距表达式?
薄膜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d=λ/(2ncosθ)
其中,d是相邻两个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λ是干涉光的波长,n是薄膜的折射率,θ是入射光与薄膜表面法线的夹角(也就是入射角)。
这个公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入射光在薄膜上反射和折射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薄膜上的反射和折射情况不同,因此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源就可以得到不同间距的干涉条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干涉条纹的观察和测量来计算薄膜的厚度或者折射率等参数,进而对材料的性质和质量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