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三伏是怎么计算的?以及夏至三庚入伏,一庚是多少天?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奋的介绍吧!
三伏是怎么计算的?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三伏的计算方式如下:
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第四个庚日结束,一共有10天。
中伏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一共有20天。
末伏是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到下一年冬至后的第二个庚日结束,一共有10天。
总的来说,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这10天,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20天,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下一年冬至后的第二个庚日这10天。在三伏天中,每天的温度都非常高,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夏至三庚入伏,一庚是多少天?
按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一个庚日10天。
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历书上还规定:“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即第三伏)开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