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文?以及故木受绳则直的故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云的介绍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文?
《劝学(第一段)》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故木受绳则直的故是什么意思?
译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