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假说定义及其主要观点

盖亚假说定义及其主要观点?

20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洺夫洛克提出了盖亚假说,在这个假说中,洛夫洛克把地球比作一个自我调节的有生命的有机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是有生命的,而是说明生命体与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海洋、极地冰盖以及我们脚下的岩石——之间存在着复杂连贯的相互作用。

盖亚假说认为,这些相互关系共同作用使地球保持着适度的稳定状态,以使生命继续生存。

这种平衡状态——有时也称为体内平衡——是生命有机体的特性之一,有机体通过内部调节维持现状。

为支撑他的观点,洛克指出,虽然太阳辐射在过去持续增强,但是地球表面温度却始终保持稳定。

同时,他还强调,虽然有无数的因素可以破坏海洋盐度和大气成分,但是这两者也始终保持着稳定状态。

洛夫洛克的盖亚理论遭到猛烈的抨击,尤其是诸如理查德·道金斯以及已故的斯提芬·古尔德这样的生物学家。

然而,生命体在维持地球可居住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观点依然吸引了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们的注意,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盖亚假说至少包含5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有效地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构成;

二是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影响生物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共同进化;

三是各种生物与自然界之间主要由负反馈环连接,从而保持地球生态的稳定状态;

四是认为大气能保持在稳定状态不仅取决于生物圈,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为了生物圈;

五是认为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优化的生存条件。

前两层被称为弱盖亚学说,后三层为强盖亚学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盖亚假说定义及其主要观点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