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什么意思?
古时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知音,传说钟子期坐船沿江而下,忽闻岸上传来琴声,原来是俞伯牙在抚琴,曲名即是高山流水。
而钟子期虽与俞伯牙素未蒙面,却听懂了曲中所表达之意,于是停船上岸与俞伯牙相见,遂为知音好友。
后钟子期故去,俞伯牙在其坟前将琴付之一炬,说到子期故去,我再无知音,要琴何用。
后世遂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高山流水的意思?
高山流水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其主人翁为俞伯牙和钟子期,作为是一个成语,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比喻知己或者知音,第二层意思则是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是什么意思?
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汤问》。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在句中一般充当宾语。
成语出处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正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高山流水”这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