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蹭老式”消费:性价比高

近来,“闯”入老年消费场景的年轻消费者不少。参加“夕阳红”旅行团,和老年人一起奔向远方;不想点外卖,到社区食堂吃一顿;想上兴趣班,到老年大学去上课……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分享自己的“蹭老”消费体验,引发热议,是什么吸引了年轻人“蹭老式”消费?

“蹭老式”消费性价比高

“食堂的装潢很现代化,点餐台的隔板干净又透亮,点餐流程甚至还有些科技感。”谈及自己的“蹭老式消费”体验,王先生直言颇感意外。让他更惊喜的是食堂的“软实力”,“菜品很丰富,我们点了9元的糖醋里脊、8元的莴笋肉片、5元的蜜汁南瓜等,味道超出预期,价格也很实惠。”

代际间消费差异缩小

“年轻人想要追求的,更多的是消费价值本身,而不是价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闯看来,“蹭老式”消费的出现,是年轻人消费观念变化的一个体现,“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接触的信息更为全面,在消费选择上更趋理性。”

优化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

“现在,有些服务老年人的产品、项目、场地做得越来越好。其实,我们年轻人也希望有一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希望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不仅仅是为了‘潮流’‘好玩’等概念买单。”阮女士表示,“年轻人也希望有更多的选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年轻人“蹭老式”消费:性价比高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