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临高木偶戏的历史?
据《中国艺术》记载,中国木偶戏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
当众表演简单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至577年)。
相传,南宋时期,木偶戏从大陆传入琼岛后,很快在海南繁衍发展。
在临高县,民间的驱魔逐妖、去病除灾、祀神还愿等活动,多请木偶参与。
这种开始纯为祭神的活动在后来历代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人们借以娱乐的方式。
清康熙修《临高县志》载:
“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医药。
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为戏,观者其众,曰驱魔妖,习以为常。
”
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头,故又称“佛子戏”。
其后,偶像逐渐增大并人形化。
如民间老艺人陈和成几代相传的二十多个木偶像,其中三个脑后刻有“康熙”字样。
因其艺术特点为演出时不设布幛,人与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撑木偶,化装登台,唱念做打,均与所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戏,木偶为上半身,演员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员的表情补充、丰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间称此木偶戏为“人偶戏”。
海南有什么地方特色?
娱乐琼剧海南公仔戏临高木偶戏崖州民歌黎族民歌儋州调声饮食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东山羊、加积鸭、和乐蟹(青蟹的海南品种)。
咖啡:福山咖啡、兴隆咖啡。
热带土产:槟榔、椰子、胡椒、甘蔗、波罗蜜等。
地方佳肴:黎族农家南瓜饭、黎苗蚂蚁鸡、姜盐琵琶虾、定安菜包饭、琼山豆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