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王维西塞山怀古的典故?以及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翔的介绍吧!
王维西塞山怀古的典故?
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发兵二十万,分六路进军,攻打三国时代中仅存的东吴。龙骧将军王濬(也可读作王浚)从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出兵,带水军沿江而下,这便是“王濬楼船下益州”的由来。
王濬的水军经过多年训练,早已经被打造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因此一路上攻城拔寨,无坚不摧。为了阻挡王濬水军继续前进,吴军在长江水道的关键地带布置拦截战船通过的铁锁,并在江中暗置的丈余长的铁锥。
然而,吴军的这些布置却提前被晋军得知。王濬下令做了数十个超大的木筏,在木筏上扎成草人,被甲执杖,让吴军误以为是晋军通过。于是,这些超大的木筏在江面上顺流而下,暗置江中的铁锥都扎到这些木筏上,被木筏顺流带走了。之后,王濬又下令将长十余丈的火炬浸泡过麻油后放到前行的船上。当船遇到阻拦后就点燃火炬,拦江的铁锁被烈火熔断,于是战船通行无阻。《西塞山怀古》中所指的“千寻铁锁沈江底”说的就是这一段。
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
浣溪沙·渔父
苏轼〔宋代〕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