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在临汾的哪个部分?
1.洪洞在临汾的东南部分。
2.洪洞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根据地理位置,洪洞位于临汾市的东南部。
3.临汾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洪洞作为临汾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临汾市的东南部,这个位置可以通过地理地图或者导航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山西洪洞县李姓的由来?
山西洪洞县李姓的最早起源,源于皋陶。
皋陶,在尧舜两朝担任“理官”,因为官当得好,被誉为“上古四圣”之一。
于是皋陶的子孙就世袭了这个官位,并且以官位氏,称“理氏”。
历来,掌管刑狱就讲究公正无私。
所以,“理氏”的后代一直秉持着老祖宗皋陶的遗志,代代做好官。
一直从尧舜时期做到商朝末年。
到商纣王时期,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就被纣王处死。
理征死后,妻子带着儿子利贞逃难在外,改姓为“李”。
李利贞便被尊称为李姓始祖。
但追本溯源,还要追溯到皋陶那里。
而皋陶,就是今山西省洪洞县皋陶村人。
山西洪洞的历史?
明代大移民究竟有无其事?移民的范围都有哪些省份?是什么原因造成山西人口稠密而山东、河南等省人口稀少?移民从什么年代开始,又到什么年代结束?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明代大移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何在?近读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大槐树寻根》(郑守来、黄泽岭主编)一书,方找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树有根,水有源。
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天性。
本书洋洋洒洒40多万字,博采史籍、方志、碑刻、谱牒、传说等,就国人传颂的洪洞迁民,作了最严谨的考证和最详尽的叙述。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据证,从明初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间,疏散山西府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遍及大半个神州。
而山西洪洞广济寺的大槐树处,则是民众办理迁徙手续的地方。
传说,官府曾采用了欺骗的形式:
官府预先张贴告示说,除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兵四面合围,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迁移。
当他们在官兵的催逼下踏上征程时,一边走,一边回首,最后看到的就只有远处的这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了。
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山西移民惜别故乡的一个标志。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
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
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
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本书的出版,对于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渊源,增进海内外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山西洪洞县
洪洞县,县名的来源,传统的说法是取城南洪崖城城北古洞而得名。
隋属临汾郡,义宁元年(公元617)改名洪洞县,自此历代县名不改。
1954年洪洞与赵城二县合并为洪赵县,1958年仍名洪洞县。
洪洞县,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都非常高。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是中国元代的佛教壁画,此物原是中国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的圣物。
中国国立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也是山西洪洞县广胜寺的圣物。
此外,洪洞人也闻名遐尔,一方面明代最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始于洪洞,洪洞人的足迹由此遍布天下。
另一方面,京剧名篇《玉堂春》里的洪洞人,华人世界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洪洞县属于哪个市?
洪洞县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
洪洞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华人老家。
洪洞县大槐树景区值得看吗?
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1.了解洪洞大槐树的历史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洪洞县城南,是一棵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神树。
它高达27米,树冠覆盖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大树之一。
2.欣赏大槐树的美景
大槐树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是花开的季节,盛开的槐花飘香四溢;夏季树荫浓密,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满树金黄色的叶子让人赏心悦目;冬季则是银装素裹,如梦似幻。
3.体验洪洞民俗文化
洪洞大槐树周边的村庄里保存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如太极拳、秧歌、大鼓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4.品尝当地美食
洪洞县是山西省的美食之乡,这里的面食、酱肉、烤鸭等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洪洞县为什么不叫洪dong?而叫洪tong?
不对我来回答,我是洪洞人!原来不是这两字是洪桐后来为了简化成了洪洞的我们当地人一直都叫tong的音其实原来不是洞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