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根绳子对折的相关内容如下:
一根绳子对折的规律是什么?
对折1次,就是2+1=3段;对折2次,就是2+1=5段;对折3次,就是2+1=9段;对折4次,就是2的4次方+1=17段;对折n次,就是敬山知2的n次方+1段。
次方最基本的定义是:设a为某数,n为
正整数
,a的n次方表示为aⁿ,表示n个a连乘所得之结果,如2⁴=2×2×2×2=16。次方的定义还可以扩展到0次方、负数次方、小数唯槐次方、
无理数
次方甚至是
虚数
次方。
绳子对折公式
对折一次,从中间剪开,是3段。
对折二次,从中亮消间剪开,是5段。
对折三次,从中间剪开,是9段。
对折四次,从中间剪开,是17段。
对折n次,从中间剪开,是(2的n次方+1)。
单段折线问题
例1:把一根线绳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线绳的中间剪开,问这个线绳被剪成了几小段?
A.6B.7C.8D.9
求解:我们令对折的次数为n,那么最后剪成的小段数为2n+1段,即23+1=9段,所以答案选择D。
我们再做一个题来巩固一下。
例2:一截导线,经过5次对折后从中间剪短,得到()截导线?
A.62B.33C.32D.37
求解:这道题中n=5,所以得到25+1=33截导线,选B。
多段折线问题
在折绳子问题中,将绳子对折几次后,有的题目会剪一刀,有的题目会剪多刀,这个时候剪成的小段数又该怎么计算呢?我们通过下面的例题来给大家说明下。
例3:把一根线绳对折、再对折,然后把对折后的绳子剪成三段,这根绳子总共被剪成几小段?
A.12B.11C.10D.9
求解:我们令对折的次数为n,剪成的段数为m,则剪成的小段数为(m-1)2n+1段,即(3-1)22+=9段,选D。
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这时每段长是8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
这根绳子原来长32厘米。
解答过程如下:
(1)一根绳子对折一次,每段的长度变成原来的1/2。
(2)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每段的长度变成原来的1/2×1/2。
(3)再根据对折两次后每段长是8厘米,设这根绳子原来长x厘米,得:x/4=8。
(4)解得x=4×8=32厘米。
扩展资料:
整数的乘法:
(1)从个位乘起,依携培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则缓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那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分数的乘法: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
相乘的积作分母;
(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
假分数
;
(3)能约分的要先约辩盯唯分。
一根绳子对折的规律是什么?
对折N次,2的N次方+1根。
用数学归纳法解答。
第一次,一根绳子对折2段,从中间剪断;2的一次方+1=3根;
第2次,一根绳子对折4段,从中间剪断;2的2次方+1=5根;
第3次,一根绳子对折8段,从中间剪断;2的3次方+1=9根;
对折8次,答案是2的8次方+1=257根。
所以公式就李森信是:对折N次,就是(2的N次方+1)根。
最简单哪轮和常见的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当n等于任意一个
自然数
时某命题成立。证明分下面两步:
1、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
2、假设n=m时命题成立,那么春碧可以推导出在n=m+1时命题也成立。(m代表任意自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