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是什么意思?
我国特有的丝织手工艺。
又称刻丝。
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先架好经线,按照底稿在上面描出图画或文字的轮廓,然后对照底稿的色彩,用小梭子引着各种颜色的纬线,在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线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
织成后,当空照视,其花纹图案,有如刻镂而成。
始于宋代,主要产地为苏州。
参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
缂丝原理?
原理:用梭子来回往复利用娴熟的技巧处理成过渡自然的色彩和边缘
(1)通经回纬
缂丝的纬线不像绫锦一样通梭,而是以花纹为单位来回挖织。
即以图案为单位分段、分区地织纬,并不贯穿整个幅面。
所以要求织造者对于图案的把握能力较强。
(2)纬丝显花
经细纬粗,以纬克经,图案部分只显彩纬,不露经线。
每投一根纬线,都用拔子把纬线打紧,使纬线完全覆盖经线,所以看不到经线,完全由纬线显花。
但当代一些缂丝屏风作品为了营造创新的视觉效果选择经线密度较松散,纬线密度较细的缂织方法。
以突出粗的纬线和细的经线所形成的视觉对比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