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奋斗者号和蛟龙号哪个研发在前?(蛟龙号是什么形状的?)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绵的介绍吧!
奋斗者号和蛟龙号哪个研发在前?
蛟龙号研发在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2020年6月19日,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正式命名为奋斗者号。
蛟龙号是什么形状的?
蛟龙号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和拥有知识产权的载人深潜器,它的外形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金属舱体,下部为球形尖头,上部为扁平的圆顶,整体呈现出流线型的造型。
这种形状可以降低水阻力,提高深潜器的速度和机动性能,同时也有利于减小溢流波的干扰,提高深潜器的稳定性和精度。
蛟龙号有多大?
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蛟龙”号长8.2米,宽3米,高3.4米,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上世纪90年代,为了提升我国深海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国家提出研制载人潜水器,并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筹备工作。
蛟龙号的特点是什么?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1.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三大突破
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
1.可稳稳定住
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
王晓辉介绍说,蛟龙号可以完成三种自动航行:自动定向航行,驾驶员设定方向后,蛟龙号可以自动航行,而不用担心跑偏;自动定高航行,这一功能可以让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高度,尽管海底山形起伏,自动定高功能可以让蛟龙号轻而易举地在复杂环境中航行,避免出现碰撞;自动定深功能,可以让蛟龙号保持与海面固定距离。
2.悬停定位
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确地悬停令人称道。在已公开的消息中,尚未有国外深潜器具备类似功能。
3.深海通信靠声
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保持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这一技术需要解决多项难题,比如水声传播速度只有每秒1500米左右,如果是7000米深度的话,喊一句话往来需要近10秒,声音延迟很大;声学传输的带宽也极其有限,传输速率很低;此外,声音在不均匀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理想,而海水密度大小不同,温度高低不同,海底回波条件也不同,加上母船和深潜器上的噪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有效提取信号难上加难。
蛟龙号的使命和意义是什么?
科学使命: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蛟龙号是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项目,实现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意义: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蛟龙号是核潜艇吗?
蛟龙号是核潜艇吗?2座200MW的压水原子反应堆。2台汽轮机,功率55MW,双轴,2个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