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原文?
1席慕容的《乡愁》原文是什么?
2席慕容的《乡愁》原文是: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3席慕容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从小时候的离别到长大后的婚姻,再到最终的离别,乡愁始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情感。
这首诗也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珍惜眼前人和事的重要性。
乡愁的全诗?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清远的笛
总在有⽉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貌却是⼀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的挥⼿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去
席慕容的乡愁,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
作用:
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
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1982年。
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赏析: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借月亮来寄托思念,抒发自己对故乡的不舍。
“一种模糊的惆怅”体现出了作者应是较早地就离开了故乡,也很少去看望自己的故乡,才会以至于作者都记不清故乡的模样了。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