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水粽子的做法?
1.糯米洗净用水浸泡1个小时,取出冲水一次,沥干后加入碱水。
2.干粽叶提前二天用水浸泡干净,洗干净备用。
3.粽绳洗净备用。
4.放适量的粽叶在手掌上。
5.用勺子舀入适量当用碱水浸泡好的糯米。
6.旁边往里面折起。
7.然后两头再对折起来。
8.用席草绑起来扎紧。
9.绑三道即可。
10.全部包好。
11.然后用高压锅沿底部竖着摆放满,加满水。
大火煮至沸腾,改小火3个小时左右即可。
12.煮好的样子。
碱水粽子的做法?
1.糯米洗净用水浸泡1个小时,取出冲水一次,沥干后加入碱水。
2.干粽叶提前二天用水浸泡干净,洗干净备用。
3.粽绳洗净备用。
4.放适量的粽叶在手掌上。
5.用勺子舀入适量当用碱水浸泡好的糯米。
6.旁边往里面折起。
7.然后两头再对折起来。
8.用席草绑起来扎紧。
9.绑三道即可。
10.全部包好。
11.然后用高压锅沿底部竖着摆放满,加满水。
大火煮至沸腾,改小火3个小时左右即可。
12.煮好的样子。
食用碱粽子的做法?
1.很简单。
2.碱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其制作过程需要将糯米和碱水混合后蒸制而成。
具体做法是:
先将糯米浸泡数小时,然后将其和碱水混合,搅拌均匀后放入粽叶中包裹,再用绳子系紧,最后蒸熟即可。
3.碱粽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馅料,如肉类、豆类、蔬菜等,制作出不同口味的碱粽子。
同时,碱粽子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食品之一,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
芬姐碱水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碱水粽子的做法:
1、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放入容器内,倒碱水,拌匀,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2、粽叶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粽叶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将两边的粽叶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粽叶向里折拢,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3、锅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米粽放入锅内,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即可。
碱水粽子的配料是:
糯米500g、碱水适量、粽叶适量、生油适量、红枣或豆沙适量。
什么是碱水粽?
1.碱水粽是粽子的一种,因食材中有碱水而得名。
需将糯米用碱水浸泡一个晚上,泡后的糯米略黄,沥干水后包粽子。
部分地区喜欢制作碱水粽时加入红枣及豆沙,本身带有甜味,则一般不加糖。
2、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是“籺”的一种。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3、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
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