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原理是什么(微波炉原理是什么)

微波炉原理是什么?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

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

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

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

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

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

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

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从而加热食物。

微波炉的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

微波炉原理是什么?

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原理是用微波辐射来加热食物。

微波和我们平时所见的光一样,都是一种电磁波。

微波专门指的是波长在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

可见光指的是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一般的家用微波炉产生的微波的频率是2.45GHZ左右,波长在12厘米左右。

当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时候,食物的分子会吸收微波所携带的能量,吸收了能量的食物分子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食物温度的升高。

微波炉的原理?

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特性制作的,微波炉的心脏是磁控管,这个叫磁控管的电子管是个微波发生器,它能产生每秒钟振动频率为24.5亿次的微波。

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

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微波炉是什么原理使东西变热?

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以物料吸收微波能,是物料中极性分子与微波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微波炉利用其内部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变成微波,当微波被食物吸收时,食物会被加热。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波炉原理是什么(微波炉原理是什么)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