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钍基核反应堆原理?以及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娟的介绍吧!
钍基核反应堆原理?
钍是锕系元素,原子序数为90,是目前宇宙当中仍然大量存在的三种原始放射性元素之一。
钍反应堆发电全称实际上是钍基熔盐反应堆发电,相比于过去的核能反应堆的不同之处,就是其内部循环的降温是不是水,既然发电的过程中不会用到水,那么既节省了水资源,也不需要再考虑核废水的问题。
钍不容易产生裂变,它需要在中子的轰击之下转变成铀。钍转换成铀233的转换率高,当一个中子打在钍的原子核上后生成两至三个中子,铀233在发生核裂变链式反应时其脾气温和,轻易控制。人类完全可以将钍基熔盐核人工受控核裂变反应堆堆进行小型化使其得到广泛应用。钍转化成铀233所含的能量最高!
十几个国家在研究,目前只有中国攻破,甘肃已经在实验性运行,2025-2030商业化运行。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核电站的基本原理是核燃料在一回路反应堆内发生裂变产生大量热能,被高温高压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加热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能量转换过程如下:核能→热能(将冷却剂水加热,但不能沸腾)→热能(一回路的水将二回路的水加热变成蒸汽)→动能(推动汽轮机转动)→电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