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任人唯亲不避嫌的典故?以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绵的介绍吧!
任人唯亲不避嫌的典故?
典故出自鲁襄公三年,之后19年孔子才出生,也就是说孔子知道这个典故。这个典故还有两种说法,即“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即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的主张是没错的,但“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了这么多年,都成了任人唯亲的借口。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谚语,意思是指举荐贤能之人,于内不回避亲属,于外不回避仇人。
举:推荐。指举荐贤能之人,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儿子。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