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文学样式是什么?
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专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属流派。
《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概括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及特点?
1.宋人特别怀旧。
表现为对过去时代的追思,其主要审美形式是词,其回思的主要历史时期是三国和六朝。
宋词广为涉及三国的人物、故事,可以说是一部词演三国。
咏三国的词人中最称名的是苏轼、辛弃疾。
他们所讴歌的三国人物又各有侧重,苏词中最有风采的是周瑜,那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写照;辛词最为心仪的是孙权,《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南乡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
”
2.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
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北宋初年,各种矛盾日益暴露,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
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3.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
随著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
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宋朝时期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宋代文学可分为六期,即北宋初期、北宋中期、北宋末期,南宋初期、南宋中期、南宋末期。
其中北宋中期与南宋中期成就最高,好像处于两个波峰;而北宋初期与南宋初期都对前一期文学进行了总结和革新,并为两个高峰期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相比之下北宋末期与南宋末期沿袭大于创新,总体上成就较差。